一、2019年董事会运作情况
2019年是东南集团董事会人员变动较大的年份,包括董事长在内有4名董事进行了调整或增补。随着公司治理结构、董事会趋于稳定,在全体董事的支持下,集团董事会高效运转,依照《公司法》、《集团公司章程》及《董事会议事规则》等有关法律法规及集团相关制度的规定,严格依法履行董事会的职责,本着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原则,恪尽职守、积极有效地行使职权,勤勉尽责地开展董事会各项工作,全年共召集42次董事会会议。审议议案涵盖了董事任命变更、章程修订、聘任高级管理人员;审议年度报告、发展目标任务、预决算方案及相关议案;审议对外投资、借款、担保、发行债券、基金设立、股权转让等事项。董事会会议的召开与表决程序均符合《公司法》及《集团公司章程》的规定和要求。同时,外部董事也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对董事会的重大决策给予专业性建议,使决策更加科学有效。总之,东南集团在董事会的领导下,各项业务稳步推进,为实现集团高质量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2019年集团公司主要经营情况
今年以来,东南集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扣服务江南功能区和紫东地区发展的主责主业,聚力“创新名城、美丽古都”建设,努力打造综合性的投融资集团。集团上下对标找差、创新实干,总资产将增至1500亿元,净资产达500亿元,年度主要经营绩效指标、重点任务指标预计全部完成。一年来的经营工作呈现出以下三个特点:
(一)在支持江南功能区发展中推动传统的融资平台向现代化的综合性投融资平台转型。按照主业定位,集团始终坚持“一盘棋”思维,服务江南功能区建设,分别与四个功能区管委会及所在行政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密切合作联系,不断做强投融资功能。2019年,为四个功能区平台公司新增担保超56亿元;提供委托贷款累计超过90亿元。用好3A主体信用评级优势,发挥融资成本低、功能强的作用,全年新增融资成本费用率低于同期银行贷款基准利率平均水平。其中,5年期私募公司债券发行利率4.75%,创2017年以来江苏省发行利率新低。首单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债券,主动接轨境外资本市场,规避汇兑风险,吸引全球投资者参与南京主导产业发展。全国首单国有企业长租公寓收益权资产证券化项目、全国首单会展中心资产证券化项目取得发行批文,年末经营性资产证券化率已提高1个百分点。坚守风险底线,优化债务结构,集团资产负债率在去年基础上稳中有降。
(二)在抢抓紫东战略机遇中推动集团新发展。市紫东地区发展动员大会后,集团按照市委常委会明确的“以东南集团为主,统筹区域内土地收储运作和重大功能项目、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职责,积极谋划、主动对接、认真落实。一是基本情况调研。多次组织核心区实地调研,了解征地拆迁、土地收储、开发建设进展等基本情况。二是资金平衡测算。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初步测算了核心区整体开发运作资金平衡“大帐”。三是前期融资准备。密切与银行、证券等金融投资机构合作,畅通直接融资渠道,联合央企和地方国企,主动对接民资、外资、险资,探索长效融资创新模式。发行28亿元超短期融资债券、18亿元私募公司债券、10亿元自贸区债券、6亿元资产证券化项目、80亿元优质企业储架债券。四是项目考察储备。先后赴雄安新区、深圳、珠海、苏州学习城市运营和土地整理开发模式,对接万科、华侨城、招商蛇口等企业,储备一批有合作意向的企业和项目。
(三)在服务“创新名城、美丽古都”建设中夯实四个业务板块。一是在助力产业地标打造中做优产业园区板块。投资40亿元打造全国首个公共安全领域人工智能产业园,承办“2019中国•南京智慧公共安全大会”、主办“人工智能与公共安全产业发展高峰论坛”等高质量招商推介活动,产业园一期已集聚明略科技、星环科技等领军企业21家,到2020年预计带动产业规模100亿元。认真贯彻落实重点支持高淳加快高质量发展要求,在高淳经开区建设20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努力打造为医疗器械专业园区。二是在融入基金业集聚中做大基金业务板块。在市国资委、市财政局的关心支持下,三年政策期内东南发展基金归集财政资金36亿元,今年新设5亿元人工智能产业母基金(放大规模15亿元),20亿元青年汇基金(二期)和15亿元邻里茂基金。联合建邺区设立20亿元高新产业发展母基金。“东南基金汇”基金楼宇已入驻知名基金公司20余家、集聚基金规模400亿元,成为南京金鱼嘴基金街区的重要支撑。三是在服务人才安居中做强长租公寓板块。定准“人才宁聚”这一方向,与江南四个功能区及所在行政区共同建设运营合作项目,推动“东南青年汇”长租公寓由规模“做大”走向品牌“做强”,积极营造拴心留人的好环境,通过租赁改造、管理输出等模式,投入运营长租公寓超20万平方米,住房租赁业务在南京市场排名第一。四是在建设和管理中做精城市服务板块。对标新加坡、苏州工业园区,稳步建设河西渭河社区“东南邻里茂”邻里中心。加快推进仙林大学城(10万方)、麒麟科创园(5万方)、浦口高新区(15万方)3幅自持用地累计30万平方长租公寓项目建设。努力推进玄武外国语学校地下停车场改造,建成后将新增停车位 410 个。积极探索商业运营和物业管理。
三、2020年工作思路及重点举措
2020年,董事会要进一步加强加强制度建设,落实董事会职权。一是维护董事会决策权威。董事会是集团决策机构,要加强与集团党委的充分沟通,依法落实和维护董事会行使重大决策、选人用人、薪酬分配等权利,增强董事会的独立性和权威性,落实董事会年度工作报告制度,确保董事会按季度召开现场会议。二是规范董事会议事规则。严格实行集体审议、独立表决、个人负责的决策制度,平等充分发表意见,一人一票表决。逐步建立规范透明的重大事项信息公开和对外披露制度,探索董事会决议跟踪落实以及后评估制度,改进董事会和董事评价办法,完善年度和任期考核制度。三是加强董事队伍建设。董事长作为集团法定代表人,对集团改革发展负首要责任,要及时向董事会报告重大经营问题和经营风险。集团内部董事和职工董事要主动建言献策,充分反映集团干部职工需求。功能区企业董事和外部董事要积极配合集团发展战略,及时出席相关会议,认真审议各项议案,为科学决策提供专业信息和判断。
对东南集团而言,明年工作,要贯彻落实好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以及中央和省市委有关工作部署,继续将深化国企改革和探索发展新思路相结合,目前考虑主要是抓好“一个巩固、一个蓄势、五个聚焦、一个保障”。围绕“创新名城、美丽古都”建设,巩固与四个功能区发展的协同性,打造金融与实体并举的综合性投融资集团。一方面,巩固银企合作,畅通发改委、交易商协会、证券交易所等直接融资渠道,对接国开行跨境贷款等融资成本低、期限长的创新产品,股权投资小额贷款等金融企业,朝着全牌照的金控平台努力。打通并嫁接集团内部各业务板块资源,努力打造稳健增长、基业长青的实业集群。另一方面,继续做好对各功能区的融资服务。以战略协议为统揽,稳步推进与各功能区签约的27个合作项目。支持各功能区企业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增强与江南功能区发展的协同性。为服务紫东地区建设发展蓄势。跟进紫东地区概念性规划及核心区规划国际咨询,主动承接紫东地区特别是跨行政区的基础设施、核心区内的功能配套等经营性和准公益性项目。积极探索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的融合与应用。实现上述目标,在支撑举措方面,重点做好“五个聚焦”。
一是聚焦地标打造,力促产业园区板块再升级。推进公共安全人工智能产业园二期200亩用地招拍挂,提升招商质量,定向招引业内独角兽、瞪羚企业落户一期楼宇。继续招引知名基金落户“东南基金汇”基金楼宇,推动楼宇内集聚基金投向“4+4+1”主导产业。支持高淳高质量发展建设的医疗健康产业园,力争一期8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投入使用。
二是聚焦金融支撑,力促基金业务板块再提质。在管理运作好280亿元存量基金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基金杠杆作用。东南发展基金力争设立10亿元人工智能产业基金,投向人工智能企业;设立20亿元青年汇基金(三期),支持住房租赁市场培育;设立20亿元邻里茂基金(二期),投资江南功能区和紫东地区邻里中心项目。联合美国铁狮门公司,推进设立100亿元紫东发展基金,吸引社会资本广泛参与紫东建设。联合省文投集团组建1亿元教育产业基金,支持江南功能区和紫东地区教育事业。
三是聚焦人才安居,力促住房租赁板块再增效。做强“东南青年汇”品牌,继续拓展长租公寓面积,积极争取中央财政支持住房租赁试点补贴。优化公寓管理公司资产持有结构,探索上市或资产证券化发展路径。围绕生活服务,拓展线上线下增值业务,培育新的盈利增长点。以中和路店、同心店市级众创空间为载体,服务入住青年创新创业。
四是聚焦品质提升,力促工程建设板块精细化。拿出工匠精神和绣花功夫,向问题要进步、向细节要质量。按序时进度推进仙林青年汇、麒麟青年汇、浦口青年汇等三幅自持用地共30万平方米长租公寓建设,加快5万平方米河西渭河邻里中心、玄武外国语学校停车场建设,把精细化的理念落小落细。
五是聚焦功能完善,力促商业管理板块专业化。预计2022年,集团自持的商业和办公物业将接近20万平方米。拟通过组建商业管理团队,朝轻资产的专业化商业管理公司方向发展。业态不仅涵盖中高端写字楼、邻里中心、综合体、配套商业等自有资产运营,而且积极探索园区政府及其他商业资产的运营管理。2020年,以位于麒麟高新区核心区内的“沣麟公园壹号”楼宇为首个运作标的,引入五星级酒店,完善区内公共配套、提升功能品质,积极引进麒麟高新区和仙林、江宁两个大学城内孵化的初创企业和新型研发机构,努力打造区内承载“两落地、一融合”的地标项目。
始终把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作为集团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障。发挥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体党员,强化“四个意识”,树牢“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建强党在企业的坚强战斗堡垒,不断强化党建与业务融合,在夯实党建基础的前提下积极谋求创新。坚持市场化选聘、体制内调配、系统内选拔相结合,努力建设高素质干部职工队伍。认真落实“两个责任”,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